上海虹桥甲状腺知识解读,饮食和环境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不注意饮食调节,也可能会出现甲状腺肿大。(1)饮食中碘缺乏。缺碘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对水样含碘量 发现,饮水含碘量越低,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越高。食物中以海产品含碘量最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越是远离海洋,越是高山地区,碘缺乏越严重,甲状腺肿发病率越高。在我国离海较远的山区,如云贵高原和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由于山区中土壤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至食物及饮水中含碘不足,故得此病者较多,又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在缺乏原料"碘",而甲状腺功能仍需维持正常需要的情况下,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增加,因而促使甲状腺发生代偿性肿大。
(2)饮食中碘过量。由于碘缺乏可以引起甲状腺肿,补充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使人们错误地认为饮食碘越多越好。实际上,碘过多也会引起甲状腺肿。1964年有作者报道日本北海道养殖海带的渔民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而这些渔民的尿碘高达30~80毫克/天。当避免高碘饮食尿碘恢复正常后,甲状腺肿明显消退。除了饮食碘之外,一些含碘药物及造影剂也含大量的碘,在临床诊治时要特别注意鉴别。
(3)环境污染。除了碘缺乏和过多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物污染饮用水源时也可以引起甲状腺种。一些和碘离子形态、大小相似的单价阴离子,如高氯酸根离子、硫代氰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碲酸根离子、溴离子、氟离子和溴离子等,当这些离子在血循环中含量增高时,可以抑制甲状腺的聚碘能力,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
(4)"碘代谢的肠肝循环"受阻。我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代谢产物经过肝脏代谢后,随胆汁排入肠道,可经肠道再吸收入血而被甲状腺再利用。豆类制品能抑制肠道碘重吸收,从而引起碘相对不足,故长期食用豆制品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