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健康宝宝,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技术优势与伦理争议
自1978年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关于它的伦理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试管婴儿”的一个衍生技术,1990年,Handyside报道世界第一例“三代试管婴儿”的出生,成功避免了X连锁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此后“三代试管婴儿”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部分科学家开始担忧人为选择胚胎,是否会改变人类物种的进化、对人类产生潜在危害;宗教人士认为人类扮演上帝的角色选择胚胎,是对生命的亵渎。
http://office.dqccc.com/upload/2018/10/8/dbaa0548-b7fe-407a-8efe-2bec12ed1fb0.jpg
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技术优势
第三代试管婴儿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包括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指在IVF-ET的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有异常,筛选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遗传病传递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孕早期或孕中期取绒毛或羊水细胞对胎儿进行遗传学诊断的方法,第三代试管婴儿的优点是:
发现早:在胚胎植入子宫前就进行诊断,避免流产与引产。
创伤小:取几个微小的细胞就可以用来诊断,很少会对胚胎后期发育产生影响。
诊断率高:目前胚胎的诊断率达90%以上。
与产前诊断、产前筛查一样,第三代试管婴儿即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也是人为干预怀孕的一种方式,而它的目的与产前筛查一致,都是为了预防出生儿的缺陷。第三代试管婴儿其实适用于所有人,并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成功率。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挑选了健康的胚胎,但是胚胎移植后,生命发育任何一个阶段胎儿由于母体原因、环境等因素,染色体都有可能出现异常变化。所以选择第三代试管婴儿成功受孕后,孕妇仍然需要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
http://office.dqccc.com/upload/2018/10/8/be056280-b073-4979-9d65-4ac09d9874f7.png
第三代试管婴儿的伦理争议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给有遗传性出生缺陷生育高风险夫妇带来了希望。但与此同时,它对人类的传统生育方式和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带来了种种伦理争议。
1、非医疗目的的性别选择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
非医疗目的的胚胎性别选择,可能导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加重性别歧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是禁止的。特别是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生育男孩才能传宗接代,性别选择一旦合法将会导致严重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另一方面,性别选择也不属于“卫生健康”范畴,因个人喜好而选择性别不仅增加母体的医疗风险,也有过度医疗、医疗资源浪费之嫌。
在美国对于非医疗目的的性别选择却是允许的。支持者认为:
(1)可以在不增加社会过多人口而达到性别平衡的优势,从而有利于社会;
(2)能够使夫妇拥有一个自己喜好的性别的孩子而有利于家庭关系;
(3)满足某些准父母对抚养特定性别孩子的生活体验;
(4)通过性别选择的孩子可能获得更加周到的抚养;
(5)尊重父母的生育选择权。
2、避免遗传性疾病的选择可能影响人类物种进化
“三代试管婴儿”最初是用于检测胚胎是否携带致病遗传缺陷,选择健康胚胎移植,避免遗传性疾病在家族中传递。这是“三代试管婴儿”最看似合理的一个应用范围,但是也有伦理学家对此提出异议:
某些疾病的发生不完全由基因决定,有基因缺陷的个体不一定会发病,如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的个体也不一定就会患乳腺癌,仅根据基因检测就判处一个胚胎死刑是否合适?
我们有权阻止所谓的缺陷儿出生吗?如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患有脊髓侧索硬化症,如果被扼杀在胚胎期,世界上就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三代试管婴儿”会降低残疾人的发生率,这是否会影响到现有残疾人的权利?社会对残疾人的投入资源会减少,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会变得更加消极,残疾人的权力保障将更加困难。
http://office.dqccc.com/upload/2018/10/8/8a12b916-2d1d-4198-88f4-e4c0e8fc1c3a.jpg
技术无罪,坏掉的只是人心
其实我们都知道事物都是两面的,有好亦有坏。中国发明了火药做成烟花,外国人却把它做成了炮弹,任何东西利用好了就是正面的,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也是如此。但若任由技术发展,“第三代试管婴儿”就有可能被用于进行其他人类特征的筛选,如肤色、毛发颜色、相貌、高矮、胖瘦、智商等,这将人为改变人类的多样性平衡,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潜在巨大威胁。
面对新兴技术,我们不能盲从推崇,也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该理性的面对、审慎对待、严格监管,将新技术最大程度造福人类。
试管婴儿40年,挑战依旧
作为一项对于人类生育史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医疗发明,试管婴儿技术被认为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这项技术的诞生为全世界10%的生育障碍家庭带来了曙光,也为日益凸显的人类生育难题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尽管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IVF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却仍旧不能成为所有不孕不育家庭的万能解药。生殖细胞质量,操作人员的缺失及其带来的供不应求的国内辅助生殖市场,都是不孕不育患者的重大挑战。
注:文章来源自助平台,转载请标注。
页:
[1]